2025年7月14日,广西外国语学院国际教育学院召开2025级汉语国际教育、汉语言文学专业(旅游管理方向)人才培养方案专家论证会。会议围绕汉语国际教育本科、专升本及留学生相关专业建设展开深入研讨,旨在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突出专业特色与国际化导向。学院院长李艳主持会议,特邀张小克、杨绪明、孙瑞三位教授担任论证专家,副院长唐瑛琪及专业教师代表全程参与。
一、聚焦核心问题,专家把脉献策
会议围绕人才培养方案的课程设置、目标定位、实践环节等核心内容展开论证,专家们结合学科前沿与行业需求,提出多项建设性意见。
1. 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本科及专升本):强化学科特色,优化培养体系
首先,在课程体系改革方面,张小克教授指出,当前方案需进一步凸显专业差异化优势,强化理论与实践结合;杨绪明教授提出优化学分结构,提升核心课程占比,新增《语言测试》等课程,以适应数字化教学趋势。专家强调,课程表述需精简准确,避免模糊表述,确保培养目标与课程设置的逻辑一致性。
其次,专家建议整合培养目标。孙瑞教授建议整合毕业要求条目,删除冗余内容,合并重叠目标,构建以“思政素养—专业知识—专业能力—数字素养”为核心的四维目标体系,突出学生综合能力培养。
在实践环节创新上,专家提出增设多语种实践课程,明确课程名称表述规范,避免歧义;同时建议强化师资配置,优先保障核心课程教学质量,推动校企合作提升实践平台建设。
汉语国际教育专业论证会现场
2. 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留学生):精准定位,规范培养标准
针对留学生培养方案,专家强调以“知华、友华、爱华”为育人目标,从培养目标表述到课程体系完善都提出了宝贵意见,以强化汉语能力与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体现分层培养理念,确保培养方案规范性。
3. 汉语言文学(旅游管理方向)留学生:突出交叉学科特色
专家建议结合旅游管理需求,优化课程设置:增设专业特色课程;强化实践环节,设计文旅融合场景化教学项目;注重数字素养培育,引入智慧旅游技术应用模块等。
汉语言文学(旅游管理方向)专业论证会现场
二、学院积极回应,擘画改革蓝图
李艳院长在总结中表示,学院将全面吸纳专家建议,以“学生能力培养”为核心重构课程体系,进行课程优化,删除低效冗余内容,增设前沿课程,推动核心课程学分占比提升;强化师资保障:强化核心课程师资储备,完善实践教学团队建设,定期开展教师培训;此外注重特色发展:突出“汉语+旅游管理”“汉语+区域国别”等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打造专业品牌等。
论证会后,与会人员合影
此次论证会,与会专家与学院领导、教师就具体实施方案展开交流,现场气氛热烈。此次论证会的召开,为广西外国语学院国际教育学院人才培养方案注入新思路。未来,学院将持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以高质量人才培养服务国家战略需求,助力汉语国际教育事业蓬勃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