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教育学院:推进“老带新,传帮带”模式 助力青年教师成长与创新

时间:2025-06-09 来源:国际教育学院

为促进师资队伍高质量发展,广西外国语学院国际教育学院持续优化“老带新,传帮带”模式,通过资深教师在教学、竞赛等领域的精准指导,为青年教师搭建成长“快车道”。该项目自实施以来,在传承教学经验与激发教育创新方面取得显著成效。

一、双向听课:以实践促教学能力提升

在“老带新”模式中,相互听课成为核心环节。资深教师定期走进青年教师课堂,从教学流程、课堂管理到学生互动等方面提出改进建议;同时,青年教师也通过观摩资深教师授课,学习如何运用教学技巧激发学生兴趣。杨芳老师表示:“新教师的课堂充满活力,而我们的经验能帮助他们优化细节,这种双向交流让教学更有温度。”青年教师向晨月老师在导师指导下,通过调整课堂互动环节,学生课堂参与度得到提升。

(图一:新教师授课现场)

(图二:老教师走进课堂听新老师的课)

二、竞赛指导:以实战锤炼教学骨干

在教学竞赛领域,资深教师结合自身经验,为青年教师指导学生参赛提供策略指导。从教学设计到现场表现,从评委反馈到学生视角,全方位的赛前辅导帮助青年教师在竞赛中对学生进行有效指导。2025年,向晨月指导的学生团队在自治区教学技能比赛中荣获三等奖,展现了师生协同创新的成果。

(图三:杨芳老师现场指导新老师向晨月老师)

三、大创项目:师生协同创新的实践平台

“老带新”模式延伸至实践教学,资深教师带领青年教师指导学生参与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大创项目)。从项目申报书撰写到研究成果展示,导师团队全程把关,确保项目质量和创新性。2024-2025年,新老教师团队指导的学生团队在国家级及自治区级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获得立项,参加的互联网+项目也获得多项校级奖项,其中多个项目成功转化为学术论文。青年教师向晨月老师表示:“杨芳老师的指导让我们在项目选题和实施过程中少走了很多弯路,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也得到了显著提升。”

四、代际共进:构建教师成长共同体

“老带新”不仅是单向的知识传递,更是一种代际共进的教育生态。资深教师在指导过程中反思自身教学实践,青年教师的创新思维则推动传统教学模式迭代升级。国际教育学院将进一步完善“传帮带”机制。让每一名教师都能在传承中创新,在创新中传承,共同书写教育事业的新篇章。

一审:檀斯园 二审:李艳 三审:梁淑辉